發展生態旅游 推動擴大內需——對發揮林草資源優勢助力擴大內需的思考
旅游是發展經濟、增加就業和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有效手段,是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、提振消費的重要舉措。新形勢下,進一步加速發展生態旅游業,是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具體體現,對當前積極擴大內需國家戰略具有重要意義。
從幾次實施積極擴大內需方針的歷程看,林業都成為重要的投資領域之一。1998年,黨中央決定實施天然林保護工程,當時既是推動擴大內需之舉,也是應對生態環境保護之策。2008年,為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全面爆發,我國推出了進一步擴大內需、促進經濟平穩較快增長(包括加快農村基礎設施建設、加強生態環境建設等)的十項措施,林業順應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需求,快速應對新形勢,提出要重點把握的四個要點,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,同時也為自身快速發展奠定了堅實的資源基礎。2020年以來,受全球疫情沖擊,世界經濟嚴重衰退,為了應對國內消費、投資、出口下滑以及就業壓力顯著加大等挑戰,我國提出了擴大國內需求的發展導向,推動經濟發展方式加快轉變。
在當前形勢下,發揮林草產業分布廣、鏈條長、就業容量大的特點,集中打造生態旅游業,對推動擴大內需具有重要作用。無論是從供給端的生態空間利用和生態旅游內容開發,還是需求端生態旅游市場的現狀來看,發展生態旅游業都具有很大潛力。
發展生態旅游潛力巨大
根據國土“三調”數據,我國有林地28412.59萬公頃、草地26453.01萬公頃、濕地2346.93萬公頃,占國土面積59.60%。按照相關規劃,到2025年,我國將重點建設國家沙漠公園359個、總面積142.7萬公頃。依托以森林、草原、濕地、沙漠公園等為主體的生態旅游可利用面積約占國土面積60%,開發生態旅游空間巨大。從實際情況看,我國生態旅游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一些開發比較早、管理機制比較成熟的風景名勝區、森林公園、濕地公園、地質公園等地,與豐富的生態空間相比,利用得還不夠充分。
從生態旅游的內容來看,我國具有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和發展潛力。作為國土面積居全球第三位的國家,我國地域遼闊,擁有復雜多樣的生態系統和景觀類型。這種自然資源稟賦為我國發展差異化、特色化的生態旅游提供了堅實基礎,能夠有效避免“千城一面、千村一面、千景一面”的同質化發展困境。不同區域可以充分發揮各自的生態資源優勢和人文特色,打造獨具魅力的旅游產品。同時,我國生態旅游正經歷著深刻的轉型升級。由于現代游客的旅游心理已從簡單的“看風景”轉變為追求新、異、奇、知、參與等更深層次的體驗,促使旅游產品結構從單一的觀光游覽向觀光、休閑、度假并重的多元化方向發展,并逐漸規模化、特色化、精品化。因此,生態旅游產業還有很大的發展提升空間。
從國內發展變化看,2010年國內旅游21.03億人次,2019年達60.06億人次,盡管2020年新冠疫情發生對國內旅游業造成了巨大沖擊,但隨著形勢好轉、政策扶持,行業已逐步回暖,2023年、2024年分別為48.91億人次、56.15億人次,呈現止跌回升、快速發展的趨勢。大力發展旅游服務業正在成為積極實施擴大內需戰略的重要內容,其中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又是重中之重,生態旅游市場蘊含巨大的發展潛力。
從國際發展經驗看,生態旅游是21世紀新興時尚產業,是現代社會人們消費不斷升級的需求,是林業現代化不可缺少的重要內容。高度城市化導致人類追求自然、返璞歸真、尋根求源,在保護的基礎上開發利用生態旅游資源正當其時。同時,我國居民收入水平不斷增長、居民消費能力不斷優化,且道路運輸等基礎設施逐漸完善、通信網絡等溝通交流更加便利,大力發展生態旅游業的條件基本成熟。
當前,我國具有生態旅游產業巨大發展潛力,如何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動能,需要從釋放空間、深化改革、政策扶持等多維度協同發力。
充分發揮林草資源優勢
擴充優化林草資源,釋放更多生態旅游空間。要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,堅持保護與開發相結合,進一步完成自然保護地整合優化工作,充分發揮保護地的生態功能和社會功能,實現經濟效益、社會效益、生態效益相互促進、共同提升。
同時,堅持經營與利用相結合,充分發揮森林的多功能性,打造健康、穩定、優質、高效的森林生態系統,更加注重“提質、興業、利民”。在現有天然林商業性禁伐的基礎上,科學開展天然林經營,依托《全國天然林保護修復中長期規劃》,推動天然林高水平保護、高質量發展、高效益提升,可以在一般天然林中適度發展林下經濟,有序進行森林旅游活動,引入市場機制的調節作用,增強森林資源保護、經營、利用、演替的自身可持續性。
深化改革提供支撐保障
持續深化林業三大改革,鞏固生態旅游支撐保障。首先,持續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,不斷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,增強生態保護和林業發展內生動力。積極支持產業發展,在保護森林資源和生態的前提下,可依法適度發展林下經濟、生態旅游、森林康養、自然教育等綠色富民產業。
其次,持續深化國有林場改革,明確國有林場功能定位,在國有林場大部分轉為事業單位改革基礎上,完善薪酬分配和人員晉升制度,允許國有林場根據實際情況動態調整績效工資水平,推動國有林場進行“二次創業”,探索森林旅游等各種經營形式。
再次,深化國有林區改革,優化國有森林資源管理體制,創新森林資源管護機制,鼓勵國有林區進一步轉型發展。健全森林經營政策支持體系,探索天然林旅游開發等活動,通過天然林經營利用,節約中央投入,提高資金使用效率,逐步實現由“輸血功能”向“造血功能”的轉變,實現可持續發展。
完善政策助力高質量發展
出臺促進生態旅游的指導意見與相關政策。推動鄉村生態旅游與鄉村振興深度融合,支持農戶依托森林資源打造“森林人家”等特色景點,讓游客體驗“住林間、品山珍、賞美景”的生態之旅,并結合地方文化特色,建設民俗村寨、文化村落,推動森林旅游從單一觀光向產業鏈延伸轉型,形成“生態 文化 產業”融合發展模式,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。
同時,構建多元化生態旅游投融資體系,強化資金保障。堅持政府主導與市場運作相結合,建立長效投入機制,穩定財政投入,將重要生態公共產品納入政府購買清單,同時創新融資模式,形成“政府引導、社會參與、市場運作”的投資格局,激發社會資本投資活力,加快優質生態旅游資源開發進程。
發展生態旅游業,還需加強硬件升級與軟件優化,提升生態旅游品質。一方面,完善基礎設施,重點改善交通路網、市政配套及環保、科普、安防等設施;另一方面,提升服務效能,通過智慧旅游建設實現線上服務全覆蓋,強化從業人員培訓與國際標準對接,同時豐富旅游業態,引入知名餐飲、娛樂品牌,滿足游客多元化需求,全方位優化旅游體驗。
發展生態旅游是帶動消費投資、實現供需對接、擴大內需的重要手段,能釋放旅游消費潛力,還能促進農民增收、提振農村消費、助力鄉村全面振興。基于未來發展生態旅游業推動擴大內需的巨大潛力,要抓住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窗口期,加強規劃、加大支持、加快推動,為林草發展帶來積極成效,并為保持國家經濟運行總體平穩、穩中有進、實現高質量發展作出林草貢獻。
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_EnuTZFhGUWcC0oKAOj3g
我也說兩句 |
版權聲明: 1.依據《服務條款》,本網頁發布的原創作品,版權歸發布者(即注冊用戶)所有;本網頁發布的轉載作品,由發布者按照互聯網精神進行分享,遵守相關法律法規,無商業獲利行為,無版權糾紛。 2.本網頁是第三方信息存儲空間,阿酷公司是網絡服務提供者,服務對象為注冊用戶。該項服務免費,阿酷公司不向注冊用戶收取任何費用。 名稱:阿酷(北京)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聯系人:李女士,QQ468780427 網絡地址:www.arkoo.com 3.本網頁參與各方的所有行為,完全遵守《信息網絡傳播權保護條例》。如有侵權行為,請權利人通知阿酷公司,阿酷公司將根據本條例第二十二條規定刪除侵權作品。 |